「515國際家庭日」 孩子回家吃晚餐
全國家長聯盟將在五月十五「國際家庭日」推動「孩子回家吃晚餐」運動,希望孩子的晚餐不要都在安親班或補習班度過,能與父母一起用餐,享受親子相處的時間。
為推動「讓愛上餐桌」,全家盟周六召集五一五個家庭,在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一起用餐,已有三百多個家庭報名,「很諷刺的是,許多家長都想參加活動,卻卡在小孩周六要上補習班或才藝班。」
全家盟理事長謝國清感嘆,讓孩子回到餐桌竟是現代父母的奢求。 謝國清說,小孩不能回家吃晚餐,很大原因是升學壓力,「如果制度不改,光要求小孩回家吃晚餐也沒用。」全家盟正以問卷了解家長對免試升學等教育改革的意見,計畫在今年八月全國教育會議上提出。
全家盟愛你一輩子守護團榮譽領航員盧蘇偉寫道,有時晚餐只是一個大鍋,把全部配料放下去煮的麵,但卻是再多財富也買不到的「愛的晚餐」。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家~對我而言是什麼??
小時候 家 是運動的感覺--
每天下午或是假日都會全家人一起運動爬山打球
這是種熱血的感覺
雖然說 常常會把羽毛球打進別人家的招牌裡面 @@ 我
想 哪天招牌拆下來 應該有個50顆球吧!!
國小 家 是開趴踢的感覺--
因為我們家有走廊 也很寬敞
逢年過節 家裡就是滿了烤肉香
所有的人都匯聚集來我們家玩
我的娘~也熱於當個熱心又慈藹的"張媽媽"
國中 家 是偷偷摸摸叛逆的感覺--
偷偷的把考卷藏起來 但是我知道娘娘都會偷翻書包
害羞的請女生代打電話 但是我知道娘娘還是在竊聽
想要偷懶翹課 但學校就在我家後面5分鐘 連遲到都有點難
好像~一點都叛逆不起來 @@
高中 家 是24小時圖書館的感覺---
為了升學 一直在念書 (但是 我混的時間也很多) 每次都在摸魚玩耍
等到娘娘的新聞看完 她就會坐在"董事長椅"一邊打盹 一邊看報紙 一邊監視我們讀書
一開始 會很生氣 覺得幹嘛這樣逼我們念書
後來 大了才發現 媽媽是犧牲自己的休閒時間 在"陪"我們念書
就算我累了 先跑去床上睡
但是 只要姊姊還在念書 媽媽就不會上床睡
我想 這就是一種簡單卻又濃厚的愛~~
大學 家 是明天過後的感覺---
高中時爸爸去了大陸 姊姊去高雄念書
5個人 瞬間變成三個人現在 又多了一個浪子~
我又跑到台北來了冷冷清清的家裡~
媽媽變的更孤單了
本來 回家是種期待 但是 因著"過客" 家裡的氣氛變了
那樣的大轉變 用文字形容不來 也在我心裡永遠忘不掉
從此 家裡變得不一樣了
姊妹感情生疏了 我跟媽媽也產生了距離 爸爸也被受波汲
心裡~那道疤痕 就像帥氣797刀疤一樣~ 揮不掉了
工作 家 是細心呵護的感覺---
終於 靠著主度過了那段時間
家慢慢的有了笑容 有了溫暖 (但是 我深知跟已前還是很不一樣)
我也改變了 因為 你也離開了
讓我更將重心放回家裡~(雖然說我還是很少回家)
努力想要修補對家人的虧欠
就將這一切放在禱告中 求神的愛來彌補
不想再作出任何事情傷害家人
現在 家 是幸福的盼望
我~想要~有個~自己的家
有主耶穌同在的家
[詩篇 128:1-6 主耶穌的全家福]
凡敬畏耶和華、遵行他道的人便為有福!
你要吃勞碌得來的;你要享福,事情順利。
你妻子在你的內室,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;
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,好像橄欖栽子。
看哪,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!
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!
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!
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!
願平安歸於以色列!